不同土壤深度的溫度變化是怎樣的
2022/5/13 13:58:37??????點擊:
由于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具有周期性的日變化和年變化,從而引起土壤表面溫度也有相應的變化和年變化,這種變化形式,也會傳播給不同深度的土壤,引起深層土壤溫度的日變化和年變化。
不同土壤深度的溫度變化是怎樣的?土表溫度的日變化和年變化狀況,在向深層土壤傳播過中也是不斷地變化著,這是由于熱量從土表傳到深層需要時間,同時,熱量在通過土層時要被土壤吸收掉一部分之故??偟膩碚f,土壤溫度隨深度的變化有其基本規律。
土壤溫度日變化:一天中,土壤溫度隨時間和空間的變化,稱為土壤溫度的日空變化。觀測表明,一天中,土壤表面的最高溫度一般出現在13時左右,落后于太陽輻射最大值出現的正午。因為正午以后,雖然太陽輻射逐漸減弱,但土壤表面吸收的太陽輻射能仍大于其由長波輻射、分子傳導、蒸發等方式所支出的熱量,即土壤表面的熱量收支差額仍為正值,所以溫度仍繼續上升,直到13時左右,熱量收支達到平衡,土壤表面熱量累積達到最大,出現最高溫度。此后,土壤表面得熱少于失熱,溫度逐漸下降,至次日將出時,熱量收支再次達到平衡,熱量累積值最小,出現一天的最低溫度。一天中土壤溫度最高值與最低值之差為土壤溫度日較差,指的是一天中溫度的變幅,也可稱為日變幅。地表作為土體的熱源和熱匯,是土壤中溫度變化最大的一層。隨著土壤深度增加,溫度變幅逐漸減小,土深0.8m處溫度的日變幅幾乎為0。
土壤溫度年變化:土壤表面溫度的年變化,主要取決于太陽輻射能的年變化。在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土壤表面月平均最高溫度,一般出現在7月;月平均最低溫度出現在1月。它們分別落后于太陽輻射最強的夏至和最弱的冬至月份。一年中,土壤最熱月平均溫度和最冷月的平均溫度之差,稱為土壤溫度年較差,即土壤溫度的年變幅。土壤溫度年變幅隨著深度增加而降低,一年中不同土層中最高溫度出現的時間隨著深度的增加而滯后。這是因為熱量從地表向下輸送過程中,每層土壤都要留下三部分熱量,所以越往下獲得的熱量就越少,增溫幅度就越小。同時,熱量傳導需要一定時聞,所以下層土壤溫度位相比上層要滯后一些。
不同土壤深度的溫度變化是怎樣的?土表溫度的日變化和年變化狀況,在向深層土壤傳播過中也是不斷地變化著,這是由于熱量從土表傳到深層需要時間,同時,熱量在通過土層時要被土壤吸收掉一部分之故??偟膩碚f,土壤溫度隨深度的變化有其基本規律。
土壤溫度日變化:一天中,土壤溫度隨時間和空間的變化,稱為土壤溫度的日空變化。觀測表明,一天中,土壤表面的最高溫度一般出現在13時左右,落后于太陽輻射最大值出現的正午。因為正午以后,雖然太陽輻射逐漸減弱,但土壤表面吸收的太陽輻射能仍大于其由長波輻射、分子傳導、蒸發等方式所支出的熱量,即土壤表面的熱量收支差額仍為正值,所以溫度仍繼續上升,直到13時左右,熱量收支達到平衡,土壤表面熱量累積達到最大,出現最高溫度。此后,土壤表面得熱少于失熱,溫度逐漸下降,至次日將出時,熱量收支再次達到平衡,熱量累積值最小,出現一天的最低溫度。一天中土壤溫度最高值與最低值之差為土壤溫度日較差,指的是一天中溫度的變幅,也可稱為日變幅。地表作為土體的熱源和熱匯,是土壤中溫度變化最大的一層。隨著土壤深度增加,溫度變幅逐漸減小,土深0.8m處溫度的日變幅幾乎為0。
土壤溫度年變化:土壤表面溫度的年變化,主要取決于太陽輻射能的年變化。在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土壤表面月平均最高溫度,一般出現在7月;月平均最低溫度出現在1月。它們分別落后于太陽輻射最強的夏至和最弱的冬至月份。一年中,土壤最熱月平均溫度和最冷月的平均溫度之差,稱為土壤溫度年較差,即土壤溫度的年變幅。土壤溫度年變幅隨著深度增加而降低,一年中不同土層中最高溫度出現的時間隨著深度的增加而滯后。這是因為熱量從地表向下輸送過程中,每層土壤都要留下三部分熱量,所以越往下獲得的熱量就越少,增溫幅度就越小。同時,熱量傳導需要一定時聞,所以下層土壤溫度位相比上層要滯后一些。
- 上一篇:校園自動氣象站介紹 2022/5/17
- 下一篇:“北大倉”春耕!在農糧重鎮,氣象保障進行時 202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