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頁 > 新聞動態 > 行業新聞

安徽印發“十四五”生態環境監測規劃并力爭實現各環境要素全指標監測能力基本覆蓋

2022/4/28 18:31:38??????點擊:
        據合肥晚報報道近日,安徽印發《安徽省“十四五”生態環境監測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我省將逐步構建涵蓋各類要素、天地一體、上下協同、信息共享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力爭“十四五”末,實現合肥等六大區域中心各環境要素全指標監測能力基本覆蓋,實現所有設區市聲環境功能區自動監測全覆蓋。


【全方位監測】 在主要干道設立路邊空氣質量監測站
        《規劃》指出,我省將強化污染監控監測,以交通、工業園區和排污單位為重點,開展污染源專項監測。其中,合肥等重點區域城市在主要干道設立路邊空氣質量監測站,開展 PM2.5、NMHC、氮氧化物 (NOx)和交通流量一體化監測,并在港口、機場和鐵路貨場等試點開展交通污染自動監測。
        推動臭氧超標城市開展車載走航監測。升級改造合肥超級站,推動在黃山建設光化學背景站,并逐步將溫室氣體監測納入常規監測體系統籌設計,在合肥市開展溫室氣體試點監測。
        同時,深化巢湖水華常規監測與預警監測。開展新安江和沱湖流域水環境生態補償、“引江濟淮”沿線水體等環境敏感區域專項監測。全面推動全省聲環境功能區自動站建設與聯網,所有設區市2025年底前實現聲環境功能區自動監測全覆蓋。探索開展典型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噪聲調查監測和城市軌道交通沿線振動調查監測。在長江干流出入境和集中式地表水飲用水水源地試點開展水中有機污染物、內分泌干擾物等新型污染物研究性監測。


【創新監測手段】在巢湖等重點流域開展水生態環境質量監測
        《規劃》指出,在長江、巢湖等重點流域開展水生態環境質量監測,加強浮游動物群落結構、大型底棲動物物種數等指標監測,初步構建水生生物多樣性監測網絡,科學評估水生生物多樣性狀況和水生態健康狀況,支撐水生態考核監測與評價。在入湖水系建設水質自動監測站并常態化運行,建立以水質自動監測為主、手工加密監測為輔的預警監測網絡。加強入河排污口監測,加密汛期水體水質監測,聯動預警溯源跨界監測。探索構建水質水文監測合一體系。創新監測手段,探索運用衛星遙感、無人機等技術開展流域水質、面源和生態質量監測。
        推動高空間分辨率衛星影像解譯省域全覆蓋,提供高精度生態遙感監測產品,開展無人機生態環境監測。推動巢湖與黃山生態地面站納入國家生態質量綜合監測站建設序列,配合開展樣地樣帶監測。
        《規劃》強調,結合駐市監測中心區位和能力優勢,設立合肥等六大區域中心,統籌調度全省重點監測任務和跨流域跨區域監測工作,完善區域聯動應急響應?!笆奈濉蹦?,六大區域中心實現各環境要素全指標監測能力基本覆蓋,逐步配齊水、氣、土、固廢等要素全因子應急監測設備和監測車輛。同時承擔向周邊區域進行量值溯源、量值傳遞及質控檢查任務,協助省監測中心開展質量管理工作。
本文轉載來源:安徽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GOGO高清熟妇大尺度